DHL式感触“国际玩法”在华难行
全球最大物流企业之一DHL,花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一度将境外热钱曲线涌入国内快递业推至高潮。不过,现在的剧情却出现“大逆转”, DHL与中外运合资的中外运敦豪公司,与深圳市友和道通实业有限公司洽谈以1亿价格转让全一快递100%股权。
DHL亚太区总裁许克威表示“在目前国内快递市场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DHL将会集中火力重点投资和拓展到中国的国际快递业务。”而这个“不明朗”指的是,中国出台的新《邮政法》明确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新《邮政法》逼退DHL?
2009年10月1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新修改的《邮政法》同步实施,除了在法律上明确快递企业的地位、提出快递业准入门槛以外,还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这一规定不仅包括独资国外快递企业,还包括了合资的快递企业,这也意味着,被中外运敦豪收购的全一快递按照法律规定不能从事相关文件的递送业务,而文件递送的业务量是很大的,可以占据整体业务量的35%。”DHL国际速递亚太区总裁许克威表示,上述原因是中外运敦豪选择退出全一快递的重要原因。以后DHL可能会主要满足公司一些跨国公司客户在中国国内的快递递送需求。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代表DHL的全盘意图。与国内快递业务相比起来,国际货运的议价能力更好、利润更高,尽管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增长潜力巨大,但DHL将继续专注于国际业务。DHL快递全球CEO林经纶解释,“历史上我们也有过惨痛的经历,精力分散了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此前不久,DHL还在为国际快递业务举行全球广告推广活动,并且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南方及香港地区的速递服务需求,开通了从香港到美国辛辛那提的次日达洲际航线。
收购民营快递意图何在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快递公司收购或入股国内民营快递公司,一直被认为是突破中国监管禁区的捷径,并且屡试不爽。在新《邮政法》出台后,以航空货代起步的物流巨头大田集团也以5亿元左右的出资,完成对奥凯航空100%股权的收购,而大田集团背后东家其实是联邦快递。
而外资联手民营快递的背后,则是“意图深远”的产业链布局。“要实现信件等货品顺利出仓,价格拉抬,快递公司必须建贯穿‘海陆空’,即飞机、轮船和陆地多方位运输的‘大物流’格局。尤其是高端产品基本都是飞机运输,一个包裹用飞机运输可以赚几十块钱,而用陆地运输才赚几块钱。”翔盈快递老板邬双全说,对于DHL、联邦快递等外资巨头来说,民营公司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单项业绩增长,更重要的是获得货运等经营许可证。
如意算盘落空
不过,在EMS、顺丰、“四通一达”(圆通、汇通、中通、申通和韵达)等中资快递的围剿之下,外资快递不但没有显现出供应链优势,反倒陷入“价格蓝海”。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24 .6元/件,比上年末降低1 .2元/件。其中异地快递业务平均单价为18.8元/件,比上年末降低1.4元/件。
而且,“全一快递下面的网点有直营和加盟两种形式,要将加盟门店或回收改造或剥离,非常复杂。这给外资方带来了很多麻烦,已经成为一个大包袱。”快递业内权威人士罗华(化名)说,小型传递站点可能加盟两三家全国性网络,但这些快递网络不管如何庞大,都无法做到像中国邮政EMS那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送达。
所以,“国际巨头以国际快递的运作模式来经营国内快递,只会使其运营的成本居高不下。”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
对于DHL来说,贱卖全一快递,这或许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业界观察
观点1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
本土化不够与投资经营模式致DHL退出
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引起各方注意。在业内人士看来,DHL舍弃全一快递的直接导火索为政策限制,不过背后的主要原因则是水土不服以及经营模式出了问题。
快递咨询网做了一项中外运敦豪转让全一快递的原因的调查,截至昨日上午10点,认为竞争环境不佳的为42.5%,为运营管理不够本土化28.7%,外资运营成本高为16.2%,外资不能经营国内信件这一条最低为12.5%。
尽管调查结果显示的观点集中在竞争环境,但这并非主要原因,外资在华的快递业务一般集中在高端市场,顺丰在同样的环境下依然发展良好。
目前,在国内快递业务,存在着外资亏钱,内资赚不到钱的困局,利润越来越低。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上半年的情况仍显示,行业还处在谁先涨价谁先死的窘境,市场对于价格非常敏感。
与此,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大都以电子商务为主导,除了顺丰外,各家在同一片红海中挣扎。由此来看,外资运营成本本就高,转让全一快递也属顺理成章。
竞争环境主要影响的是那些拼价格、不重服务的低层次竞争者。DHL的选择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外资的投资运营模式以及本土化上。据其介绍,外资企业大多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每年对于业绩均有要求,在华扩张存呈现“挤牙膏”模式,投资规模不具竞争力,网络覆盖也不具竞争力,很难与国内企业抗衡。另一方面,外资在国内存在水土不服问题。外资中鲜少有中国籍高管,适合本土化运作的建议很难得以执行。
至于外资不能经营国内信件这一点,对于全一快递的确有影响,毕竟其有35%的业务在于信件,不过信件比例在逐渐降低,这不能成为主因。
不过竞争环境的确不容小觑。徐勇表示,外资的撤离不是一个好消息。相关政府和部门需要在环境治理上加大力度,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很多地方通行还有困难,交通堵塞,各项收费导致成本增加。,快递事故赔偿规则不明晰等等,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
观点2
某投资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先生
转让全一快递主因业务经营可持续性遭破坏
一方面,国内快递行业的巨头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全一快递的规模优势减弱,扩张趋势不可续。中外运敦豪在收购全一后,企业内部发展失衡,整合加盟、直营成为了中外运敦豪资本运作包袱,经营压力增大。
另一方面,政策限制成为主要导火线,由于新《邮政法》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所以中外运敦豪损失大部分的市场发展空间,致使中外运敦豪不得不转让全一快递。
外资进入国内快递行业一般采取收购方式,但收购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观念转变迟缓,政策执行力度下降,企业经营状况出现问题;而且,外资的快递业务运营方式采取国际化的方式,和本土经营方式不尽相同,在面临国内快递行业巨头竞争时不具有价格优势,扩张能力下降。
来源南方都市报
ems国际快递查询,dhl国际快递查询,fedex国际快递查询,邮政国际快递,上海国际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