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市场重构在即 冷链物流成小电商短板

虽然生鲜市场一直被当作电商的一块蓝海,今年以来生鲜电商企业裁员、停业的噩耗不断,行业态势陷入低迷期。业内人士称,冷链物流和产品标准化是症结所在,冷链投建成分高、风险大,一些小电商只能望而却步。结合市场来看,巨头才是这一市场的大玩家,而小电商面临出局境况,行业进入洗牌期。 以次充好、修改产地近年来,一些生鲜电商的粗放 运营模式已经让消费者忍无可忍,最终遭到用脚投票 。面临市场和资金的窘境,曾经异常狂热的生鲜电商开始进入洗牌季 。 原产地信息难辨认 品质良莠不齐 号称都是平谷大桃,4个油桃卖12元,6个大桃卖24元,介绍上写着香甜多汁,简直就像吃罐头。但买来一尝,什么味也没有,比早市卖的普通大桃都差远了。 刘女士向北京晨报记者描述在一家知名生鲜电商购物经历时满腹怨言。 线下就可买到的水果,为什么到线上买就是希望能吃到好的品质。 作为这家电商的常客 ,刘女士发现,随着这家电商商品的不断丰富,商品的品质却变得良莠不齐了。 翟小姐经常在网上为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购买进口鳕鱼。,随着媒体陆续对电商平台走私 食品、以次充好等问题的曝光,翟小姐的心里开始没了底。 一些标榜纯正进口货源的生鲜电商,却被查出没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进出口工商经营范围、海关编码等关键资质。,委托贴牌现象在进口生鲜市场也屡见不鲜,例如市面上购买的进口三文鱼,包装信息却显示由国内厂家代工制作。我在网上购买的一些生鲜产品,进口食品外包装没有中文标识,连原产国信息都难以辨认,更别提检验检疫部门的卫生证书了。 翟小姐认为,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倒闭和裁员消息不断 沦为投资大坑 经历了一轮资本和创业的狂热,生鲜电商在今年可谓坏消息不断。 曾被媒体曝出缺乏进口资质 的美味七七已倒闭,生鲜电商的粗放式经营 恶果显现。随后,爱鲜蜂陷入裁员风波,大规模劝退 员工,生鲜社区O2O模式陷入困境。本来生活关闭了本来便利店 ;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门店全部关闭,并将天天果园升级为闪电送 ;青年菜君 和果实帮 分别在7月30日和8月1日宣布停业生鲜电商领域已被投资圈戏称为投资大坑 。 对消费者而言,品质控制 已成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对生鲜电商而言,挑战还远不止于此。 生鲜电商最难的有两点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坦言,一个是产品标准化;另一个是冷链物流。 做好这两点,意味着成本高企。 电商专家张陈勇估算,天猫等B2C的包装配送成本约15元。以生鲜电商中典型的中心仓发货为例,通过落地配送到达C端,生鲜每单包装和冷链运输成本约30元,且有较高损耗比例。 据易观智库调查显示,蔬菜、米面等普通食材的附加值仅为个位数;中高端厨房食材的附加值较高,水果毛利约20%,肉类20%至30%,海鲜可达50%以上。简单估算,100元以下的订单,仅冷链物流成本都几乎难以覆盖。 巨大的商机引来互联网巨头的参与,京东、阿里纷纷杀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局面。今年上半年,京东宣布斥资100亿元打造生鲜配送一体化网络。天猫生鲜更是建立先行赔付机制,用户坏果包赔 ,最高授信额度1万元。传统电商巨头拥有较大流量,切入生鲜领域后,在用户的引流成本上比中小生鲜电商具有更大优势,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 巨头成大玩家 提高生鲜电商门槛 最近几个月我们自营销量同比去年都是几十倍增长。这个数字非常惊人,也非常真实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在线上购买生鲜产品。 王笑松表示。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生鲜电商仍被视为最有前景的电商市场之一。中国生鲜市场有多大 王笑松认为,4万亿到5万亿肯定是有的。我和做海产品进口的聊,每年增长80%以上,可见这个需求有多么强大。 ,业内观点已不再像原来那么乐观,普遍认为,中国生鲜电商今年将进入洗牌阶段,行业门槛将逐渐提高。 来自AC尼尔森的调研报告显示,有来自多种产地的产品 是消费者选择网购生鲜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达47%。8月16日,京东生鲜平台与智利、西班牙、南非、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引进当地的优质生鲜产品。此前,京东生鲜还开通了货到付款,王笑松表示,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对于生鲜产品,如果用户拒收,这单产品相当于报废掉了。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表示,在生鲜电商领域,玩家已今非昔比。去年还在跑马圈地,今年已变为巨头竞争。巨头们通过并购、整合构建生态圈,腾讯 每日优鲜、京东新达达 沃尔玛 永辉、阿里 易果网 盒马鲜生 闪电购企业 点我达、新美大 华润等巨头已成为生鲜电商市场的大玩家。

ems国际快递查询,dhl国际快递查询,fedex国际快递查询,邮政国际快递,上海国际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