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挖人”小心获刑!猎头非法获取BAT员工通

  电视剧《猎场》中,猎头们洞悉各个职场的秘密,总能凭空的变出三五个优秀人才简历。但相比而言,现实中的《猎场》可能过犹不及,以触犯法律底线、侵犯隐私方式来“挖人”,其后果也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有媒体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今年以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省公安厅组织广州警方在北京、上海、广东等20个省市开展打击侵犯公民信息专项行动,打掉了一个特大侵犯公民信息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人,查获公民信息2亿余条。据悉包括科锐福克斯(Careerfocus)和大瀚(VASTSEA)在内的十余家知名猎头企业的员工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抓获。

  据了解,此次案件的侦破,起因是有百度公司员工接到竞品公司的猎头骚扰电话,怀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经由公司相关部门携线索向广东警方报案。经过警方深入调查,一举牵出了一个大规模窃取、公开交易公民个人信息给猎头公司的非法团伙。据悉,目前百度仍在联合多省公安,持续追查猎头行业非法获取企业员工保密信息的其他途径,并已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有关线索。

  该案是目前破获的全国最大的打击非法提供内部通讯录和个人简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多家猎头公司的员工,通过非法网站,上传并下载大量公司企业内部通讯录和个人简历,从事“挖角”行为,其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自羊城晚报

  保护每个个体信息隐私不被侵犯,是法治社会的基准和共识。此次猎头因非法获取员工通讯录被捕,反应出的是猎头行业的“毒瘤现象”, 当对猎头行业和从业人员敲响的一记警钟。扰乱正常企业经营秩序,也理应依法严惩才能有效杜绝后来的“模仿者”。

  一起“猎头案”牵出行业内幕,大公司企业通讯录被非法交换

  猎头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获罪的案件不是首例,但仍有不少相关从业人员铤而走险,大量收售和传播通讯录,向企业员工拨打骚扰电话。而在接到猎头骚扰电话时,对方往往能准确叫出员工姓名。

  以此次警方破获的案件为例,据了解,公安机关在办案刑侦期间,发现一个“猎头”相关的论坛上,数以亿计的企业通讯录被非法交换,成为公民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其中,互联网、地产、金融业等领域企业员工的名单均赫赫在列,万达、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唯品会等公司均无一幸免。

  猎头链接的是招聘企业和求职者两端,应该作为衔接双方需求、助力人才健康流动的桥梁、成为经济发展助力。但遗憾的是,不少猎头没有通过正当的资源延展和专业能力提升来改善业绩,而是选择非法交易个人信息的旁门左道。

  抓捕现场。警方供图(自南方法治报)

  一方面,这种做法侵犯了现有企业员工的隐私权,催生了倒卖企业内部员工信息的黑色产业链,直接导致并无转换职业赛道的员工受到无尽的电话骚扰;

  另一方面,这种对个人信息的公开交易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企业员工通讯录往往包含电话、住址、职级、汇报线、团队、紧急联系人等精准信息,既然猎头可以在网络上购买,绑架、诈骗团伙等其他不法分子就同样可以轻易获取,一旦发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相比欧美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国猎头行业起步较晚,还伴随着诸多问题,行业鱼龙混杂,本身也存在专业人才的短缺。,也有诸多恪守职业原则的优秀猎头为市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违规、违法的猎头成为行业“老鼠屎”,不仅对猎头行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也会导致公众和企业对于猎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对于通过非法窃取和交易企业员工信息的猎头当事人来说,违法行为更会因为“踩红线”获刑,并成为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的污点。

  猎头买卖、交换员工信息非个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判刑3年

  据了解,目前相关非法网站已经被依法取缔,网站经营者和大瀚等通过该网站肆意非法获取和提供大企业员工信息的猎头公司相关人员也被公安采取强制措施。更值得引起社会公众和猎头行业警示的是,此次猎头违法交易公民信息事件,并非近年来此类现象的个案。

  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法以来,猎头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获罪的案例屡次发生,在2018年北京女猎头非法获取千万条公民信息案中,孟某在受审时陈述我之前真的不知道自己触犯了法律,现在知道了,我认罪认罚。

  最终,孟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西城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4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今年3月,上亿简历大数据公司因涉嫌盗取用户隐私被警方一锅端,根据媒体报道,这些抓取简历的平台中,有很多存在打擦边球嫌疑,并且简历中包括了姓名、联系方式、居住城市、户籍、收入、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也被猎头频繁查看。

  无独有偶,本月初一起由智联招聘员工参与、致使16万余份个人简历外流并在淘宝销售的案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极大担忧。

  侵犯和交易未被授权的个人简历信息情况泛滥,此次警方捣毁非法交易公民信息团伙,或许也正是监管部门对猎头行业大数据灰产新一轮打击的信号。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不管是肆意传播和扩散个人信息的猎头公司,还是一些依靠技术手段非法窃取员工信息的上游网站,都应当承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

  猎头要获取行业资讯和有换工作需求的人才并非没有合法的渠道,积极搜集人才主动上传招聘网站的简历、平时注重正当渠道的人脉积累等均可尝试,但无奈很多猎头不去深入了解行业需求人才,也缺乏对于人才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估的专业方法,过度看重企业员工通讯录,并不惜非法途径获取员工信息,此不良之风不可长,法律严惩之下,必然是不给 非法挖人的猎头们任何生存机会的市场。

  非法渠道“挖人”损人也不利己、容易滋生更大的犯罪行为,非要以身试法,等待的可能就是“获刑”的下场。

ems国际快递查询,dhl国际快递查询,fedex国际快递查询,邮政国际快递,上海国际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