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出席,介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要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和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请问当前制造业在复工复产上有哪些困难?工信部采取了什么措施?
许科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有序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人员复岗率达到94%。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制造业复工复产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造成已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减产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受到一定冲击。我们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中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一是激发内需市场活力,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积极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带动智能终端消费以及服务的消费。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通信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跟踪抓好重点外资项目的落地。
二是畅通产业链循环,持续梳理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名单,动态调整、压茬推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通难点、堵点,让产业链有效“转”起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发展。
三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发挥工业和信息化部驻工业大省工信部门复工复产联络员的作用,加强上下联动、跟踪服务,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中小企业集中的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开展专题调研,推动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落实落地,研究提出进一步支持的政策建议。
四是维护国际供应链稳定。加大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和关键环节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工信部在推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秦志辉在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虽然是两个概念,高度重叠,内涵所指的对象基本是一致的。中小企业是按规模划分的,民营企业是按照所有制性质划分的,这两个所指的对象是高度重叠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小企业里面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监测显示,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当前,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行业看,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工率高于生活性服务业。特别像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大家所关注的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复工率相对较低。
二是从地区看,各地区的复工复产率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25个省份的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近日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三是从企业类型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复工率高于中小企业整体水平。规模越大复工复产率越高。从这个角度看,微型企业复工复产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随着疫情在国外的加速蔓延,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也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
下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考虑有几条
一是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要把这些政策确实落下去,让企业有获得感。,及时推荐各地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推动龙头企业发挥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从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推动数字赋能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养新增量、新动能。
四是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有力。中小企业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量大面广,需求多样,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发挥服务体系作用,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是我们着力要加强的一个方面的工作。
记者产业链衔接不畅是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针对产业链的断点、堵点,工信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许科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合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区及企业的沟通协调,通过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良性互动。
一是加强上下联动,指导地方摸清情况、精准施策,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调度,推动企业精准对接,协调解决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对92家大型龙头企业坚持日调度,推动76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
三是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在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建了多部门参加的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联动,解决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落实援企惠企政策,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稳固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的水平。
香港中评社记者纺织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比较多,他们受疫情影响也比较大,请问行业目前复工复产的情况怎么样?在疫情面前企业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下一步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行业的发展?
许科敏轻纺行业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吸纳就业的重要民生行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出口比重比较大的行业,也是产业链非常完整的一个产业。面对疫情,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纺织行业积极推进企业的复工复产,比如口罩、防护服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春节后已经全面复工复产,为疫情的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2月中旬起,纺织行业已开始全面推动复工复产,比如浙江的网上轻纺城交易平台2月10日就率先复业,线下的轻纺城市场也于2月18日起复业,确保了纺织面料贸易的顺畅,也带动了当地印染产业的复工复产。据中纺联对13个省份28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的7.5万家纺织企业的调查,复工率已经达到90%,职工返岗率达到86%。
当前,国际疫情快速蔓延,纺织行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反映存在一些困难。一是需求不足。从国内看,1-2月国内市场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下降31%。从国际上看,3月以来大量出口订单出现延迟或者取消,新增订单也大幅减少。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10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结果,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达到63.6%。二是行业稳就业压力在加大。订单减少的压力正在沿着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将会对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行业的就业形势趋于严峻。三是企业反映资金紧张。受订单下滑及退单等影响,纺织企业的原料及成品的库存积压增加,特别是化纤行业,由于连续化的生产不能停工,面临着极大的库存压力,占用资金量也在加大。
针对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地行动。一是推动已出台的惠企援企政策的落地。一些地方也在出台一些帮助纺织行业解困的措施。二是帮扶企业转型转产,稳定经营。比如一些纺织企业在通过转产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维持了正常的运营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三是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需求的空间,比如山东省开展了“厅长卖纱”的活动,向全国买家推介山东的纱线。江苏的红豆加快布局智慧生产、智慧仓储、智慧门店,积极拓展网上销售,今年以来线上销售占比提高了10%。四是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围绕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全球营销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推动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市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记者代表网友提问。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由“复工复产难”到“找订单难”,有关部门在助力中小企业降成本、拓市场、稳就业方面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呢?
秦志辉这确实是目前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渡过难关,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涉及到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就业等多个方面,就其具体内容来讲,可以概括为几个字减、增、降、缓、服。
“减”就是减税费。国家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台了减免增值税的政策,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及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免收收费公路的通行费等措施。
“增”主要是增信贷。解决企业的资金流、流动性短缺问题,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了3.55万亿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
“降”主要是降成本。包括降低人工成本、物流成本、资金成本以及用电、用气、用水等生产经营性成本,都有很多具体规定。还有记者,包括中小企业广泛关注的房租问题,一些省市也出台了政策进行减免,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降低运营成本。
“缓”主要是缓期限。截至3月底,已对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还延长交通运输和餐饮住宿等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缓缴住房公积金。
“服”主要是优化服务。优化服务有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协调畅通产业链,刚才许司长作了完整系统的介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二是近期会同民政部专门发文推动开展中小企业志愿服务,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以及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阶段不一、需求多样,更多的还要动员社会力量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发动电商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降成本、拓市场。四是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教育部共同举办“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优化人才结构。
中新社记者刚才提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请问在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在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工信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复工复产?
秦志辉刚才我提到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服务,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来讲有几个方面
第一,通渠道,帮助企业打通技术和融资等堵点。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的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聚集了10万多家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精准提供技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比如福建开展了“复工复产暖心行动”,为企业提供远程办公通道、专属金融产品、一站式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还有常见的培训等服务。
第二,解难题,助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国家和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双创特色载体发挥“龙头+孵化”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助力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比如浙江省开通了复工复产企业供求对接平台,需求解决率达到89.3%,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赋动能,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中小企业赋能。推动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湖南省举办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云上服务资源对接会,征集发布了59项云平台服务、72个云服务产品,1—3月有1.8万家中小企业上云。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促进服务体系“三化”发展,提升服务体系助力复工复产的支撑能力。一是服务内容精准化。不能大而化之,要更有针对性。主要是推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广泛集聚资源,精准对接需求,打造更多服务精品。二是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机构要与时俱进,推动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供多样化“服务包”。三是规范化发展。服务机构类型很多、性质不一,评价迥异,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推动服务行为规范化。
新民晚报记者此次疫情催生了企业线上办公和数字化转型,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这种技术升级仍然是一件“卡脖子”的难题,请问工信部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秦志辉数字化转型给人感觉摸不着、看不到,但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经营中,无处不在。所谓“卡脖子”可能和一些中小企业不熟悉、不了解、找不到或者用不起有关系。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卡脖子”问题方面,主要是“五个一批”
一是征集一批数字化服务商、优秀数字化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资源对接和推广应用。
二是推荐一批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和实践案例、典型经验,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组织一些系列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氛围,进而提高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意识和能力。
四是发动一批电商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降成本、拓市场、稳就业,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最近注意到阿里巴巴、京东、猪八戒网等推出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创造便利的行动。
五是开展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培训,以解决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提高小企业家这方面的素养和技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了“企业微课”,向企业提供公益免费培训,其中数字化应用课程占有相当比重。
与此,我们也鼓励地方加强政策激励,本着“企业出一点、服务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东方卫视记者日前,工信部发文要求摸排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请问各级工信部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落实?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秦志辉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疫情期间表现尤为突出,对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从工业和信息化部来讲,进行摸排,推动银企对接,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了解需求。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我们在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的,指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摸排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一企一策”推动惠企金融政策落地。
二是加强对接。指导各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通过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平台等形式,加强政银企对接。比如陕西建立了融资保障对接机制,一方面筛选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把本省主要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挂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网站,促成对接。
三是创新服务。这方面各地都有很多很好的富有实效的措施。比如北京在疫情期间就成立了首贷服务中心,其他一些省份成立了续贷受理中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四是提升能力。主要是通过推送微信、“企业微课”等方式,一方面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另一方面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培训,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获取能力。我们专门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印发文件,推动做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大清欠力度,确保2020年底无分歧的欠款应清尽清,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