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条关于中欧班列的新闻颇有意味。一是北京至莫斯科K3次跨境包裹国际列车开行1个多月,标志着全国首条以国际快速客运列车为运输工具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贸易线成功运营;二是据国家发改委介绍,到今年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通以来,开行数量不断快速增长,2016年以来的开行数量增长更快2016年开行1702列,同比增长109%;2017年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总和;2018年开行6300列,同比增长72%。虽然2019年的开行数量和同比增速要到2020年初才能公布,但已有的数据表明,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仅可能超过2018年,而且仍将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
从兴起到数量井喷,中欧班列规模数量高速增长的阶段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如今某城市又开行中欧班列以及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创新高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新闻,不再是充满新奇感的现象,反而是类似北京至莫斯科K3次国际列车这样的快速特色班列会越来越吸引眼球。可以看到,中欧班列正在进入精耕细作期。
以往很多城市重视解决中欧班列从无到有的问题,先不过多考虑成本和效率等,但在市场规律面前,以往被忽略的问题还是需要去面对和解决。中欧班列进入精耕细作期,将是重点解决返程空驶率较高、运费较高、较多依赖政府补贴、提速、稳定班次等问题的好时机。
这一过程中,重视规模数量较为粗放的考核机制将逐渐转变为更为重视高质量和效率的考核机制。与此,不同线路、不同区域最适宜运输的货物、最适合的出境线路都将在竞争中进一步清晰化、合理化。不同班列之间的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将进一步奏效,比如有的班列创新提速并以此为卖点,有的地方开行跨境电商班列强化特色,有的地方将整合区域及跨区域货源的能力作为重要竞争力,有的地方身处多条班列的必经之路则不断向集结中心的方向发展。如此种种差异化的努力,也能逐渐汇总形成中欧班列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经验。而且随着中欧班列整体规模和脉络的日益清晰,以往就在尝试进行的不同班列之间的协调机制也能进一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