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快递”公众号近日在微信上线了,这离小米拿到快递商标刚过去一个月。虽然小米动作在尽量放轻,但这在物流行业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摆在小米快递面前似乎有两条路,直接做平台,或者先做企业物流再做平台。如今从上线的“小米快递“雏形来看,是第一种,数字化的物流平台。从补齐小米供应链角度来看,小米做物流是早晚的事儿。以“寄件平台”先出发的小米快递,小米快递貌似有点像菜鸟裹裹,但或许并不是为了与菜鸟竞争。
如果小米快递是为了自己的生态,那自营物流是不是其必经之路?,小米创始人雷军提出要追加50亿元,并亲自掌舵线下渠道,小米快递是否可借势发展前置仓等一套新零售物流系统?
诱人的一公里
笔者打开“小米快递”公众号,其slogen非常显眼——“为米粉提供更好的快递服务”,也就说标的是“一公里的消费者”。用物流拿下末端这一核心价值观似乎正在零售企业间蔓延,今年以来,除小米外,包括修正药业、加多宝、娃哈哈,瓜子二手车,阿迪达斯(中国)相继入局并加大物流投入,甚至腾讯也注册了“企鹅物流”的商标。
如小米所述,原因很简单,作为接近消费需求和数据的一环,暂且不论用户数据的重要性,自营物流能提高服务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一向被视为传统行业的物流行业,在智能技术的叠加下,正拥有更多附加的可能。
暂不自营,只合作了非阿里系顺丰和韵达
随后笔者体验了一下小米快递的寄件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小米快递只提供寄件服务,采取合作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模式。
用户在“小米快递”的公众号上下单后,可选择顺丰和韵达两家快递提供取件服务,从价格上来看,1kg以内的物品,北京西城区到海淀区顺丰要13元,韵达要10元,如果从北京到上海,韵达需要15元,顺丰特惠18元(两天内送达),顺丰标快23元(次日达)。
从价格上来看,对比顺丰官方服务,特惠和标快价格都一样。另从时效上看,小米跨城和同城配送时效与两家快递公司时效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小米快递目前并不具备时效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再从模式上看,小米快递更像一个集合快递企业的物流平台,从官方资质和服务协议来看,小米快递目前定位也是一个快递平台。《小米快递用户服务协议》内容显示,用户在小米快递首页填写寄件信息后,小米快递会以技术手段为用户匹配推荐物流服务公司。且目前小米快递为用户提供寄件平台服务是免费的,用户在小米快递平台下单时无须支付快递费用,在快递员上门取件时将实际快递费用交予快递员即可。不过,小米快递保留向用户收取技术服务费的权利。
总的体验下来,小米快递目前还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雏形,服务功能等都有待提升。
对标菜鸟裹裹?做平台还有点费劲儿
前面我们说了,小米快递目前更多的是用技术导流和提供服务,这与菜鸟裹裹就非常相似了,一个查快递、寄快递的平台。那小米要联合物流企业,做一个集合型的快递分发平台吗?
不说系统技术配送订单的调度和处理能力,要做平台,物流企业的资源把控必不可少。但目前小米快递合作的只有顺风和韵达这2家的企业,不难看出,韵达和顺丰暂未被阿里投资。
但,小米和雷军本人,在物流领域的资本布局也略显单薄。最典型的就是今年3月倒闭的如风达,作为凡客诚品电商的自建物流企业,雷军作为如风达的天使投资人,还在2014年如风达被天地华宇收购时,投资1个亿助其渡过难关,其一度作为小米的御用配送商,但还是倒在了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转身中。且如风达在承担小米配送订单期间,曾多次因为服务品质的问题被诟病。
再来看下顺为资本,这是雷军个人管理的一支资本基金,成立于2011年,主要投资初创期及成长期的优质创业公司,如今也是小米对外扩充产业的一把好手。据it桔子数据显示,顺为资本投资数量高达399起,其中硬件、企业服务、电商、金融占了较高的比例。物流版块,小米也有涉及,但频率不高数量也不多,且集中在城配和即时物流领域。这对于一个大的分发平台来说,还远远不够。
我们再来看看同样做平台的菜鸟网络路径,菜鸟网络最初就是由阿里、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出资组建的,但随后几年经过多轮工商变更,三通一达及顺丰相继退出。
据天眼查资料,如今的菜鸟网络已经变为这家叫Cainiao Smart Logistics Netork(Hong Kong)Limited的公司唯一控股了。与此,菜鸟网络联合阿里通过资本手段,已经拿下了除韵达之外的“四通”(申通、百世、中通、圆通)。且今年初一直说只做平台的菜鸟网络推出自营物流品牌“丹鸟”,显然为了搭建更完善的物流骨干网,菜鸟已在自建物流品牌的边缘试探。
菜鸟的这条路或可给小米快递一个参考,依赖第三方企业的平台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本力制衡快递企业的服务品质和价格,还要源源不断的配送单方可维持和成长,这对在国内市场一向不是特别出挑的小米来说,从流量到下游的价格竞争上,目前也不是菜鸟和京东等电商的对手。
从供应链出发,也许还是逃不过自营模式
而如今,阿里这样的平台也开始自建物流品牌,小米作为零售企业,其搭建的小米快递或许还是从自身供应链角度出发的。如今的小米,已是融合了生产、制造、渠道、电商、金融等各环节的生态企业,从生态闭环完整度来看,小米下场做物流也是意料之中。
,不同的是,如今是在新零售的时代,需要它更多专注一公里,去迎合短链的渠道,满足快速且个性的消费需求。
对于没有物流基础的小米来说,数字化平台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一方面占坑,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调度系统,全面了解用户物流习惯,早期可节省成本。而从菜鸟,以及前面我们提到的娃哈哈等多家制造型企业来看,都还是投入人力和物力来搭建整套物流生态来看,所以,后续为了保障更优质的一公里服务,小米快递自建系统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过自建物流未来或将面临巨大的时间、资金成本考验。
线下渠道和前置仓或许是出路
不过从笔者角度来看,小米可利用其在全国布局的线下店,结合前置仓模式,从工厂到门店,再解决一公里,如小米之家目前就是门店自提的方式。或许这也是其布局线下物流生态的一种新方法。
但问题就在小米线下渠道还不够宽。这些年因为一直走高性价比路线,小米可谓是手机里的电商企业,其线下相对线上一直弱一些。拿小米之家来说,其目前在全国数量不到到1000家,相比华为、OPPO、VIVO等数以万计规模,显得单薄很多。
不过,小米之家的扩张速度也非常快,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小米在中国大陆已有586个小米之家, 1378家授权店,而2017年末,小米之家刚到300家,授权店也只有62家,也就是说一年增长了22倍。
但从今年开始,小米经历多次组织机构调整,包括雷军本人亲自掌舵线下,并且组建中国区线下委员会,要把线下发力作为今后的主航道之一。今年6月20号,雷军也召开回归小米领导层之后的第一次闭门干部动员会,就提出了要在3年里投资50亿元建设新零售和线下渠道,抓住5G机遇。
笔者也留意到,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也在6月开始紧锣密鼓的线下走访探店之路。他在社交软件上曝光自己走访县镇市场的小米之家考察调研,提意见、谈感想等。但正如雷军此前谈到的,“行业已经到了超寒冷的冬天,小米要抛掉所有“速胜论的幻想”“,对于线下渠道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小米来说,下沉到三四线以及乡镇市场,还需要时间。而在此基础上,如果搭建点对点的物流基础设施,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