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助力四川自贸区建设——成都****服务标准

 

在四川自贸区挂牌前,作为四川自贸区核心区域之一的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迎来一个好消息3月,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评估,标志着成都市服务标准化物流园区正式建成。

该园区采用了1038个标准,将在推动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规范发展的,极大提升行业主导话语权,为成都国际铁路港乃至四川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引入源头活水。□锦舟

3年改革建立独具特色内陆物流园区服务体系

据了解,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是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成都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要功能。

经过3年努力探索,此次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评估通过《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服务标准体系》,探索了独具特色的内陆物流园区服务体系。

“该体系由1038个标准 (自编标准125个)组成,其中服务基础标准158项,服务保障标准379项、服务提供标准501项。”据青白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铁路口岸的发展实际,该体系重点针对集装箱堆场管理、集装箱掏拼箱、进出库验收、装车程序形成了标准规范,结合蓉欧快铁通道,制定了符合铁路港国际班列要求的国际货代服务相关业务标准。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读称,为创新物流服务理念,加强特色标准创新,该体系至少在四大方面有重大突破

——通过物流标准化建设,对口岸区、园区集装箱堆场的进出场、堆放区域、堆场作业、集装箱掏拼箱、运输等服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使集装箱堆场和服务逐步向自动化、快捷化、绿色化方向改进;

——通过对货代企业报关流程、报关服务、代理清关流程和全域通政策下报关程序等进行标准化,为国际港提供便捷的通关环境,夯实园区国际物流服务效率;

——设计了国际港货运代理规范、多式联运代理服务和物流服务协同规范等一系列服务提供标准,保障园区国际物流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在填补国内相关标准空白的基础上,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规范,对已有标准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升级,将项目的特色亮点标准《内陆港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内陆港国际货运班列服务规范》提升为区域性地方标准。

以点带面显成效试点企业营业成本下降

“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对我们企业来说,规范了操作流程、操作要求以及一些相关制度,有利于节约公司成本,提升相关服务水平,对整个物流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负责人介绍,通过统一规范的标准建设,各岗位工作人员有差异、有个性的服务正逐步规范到标准化服务之中,避免了因人员变动、服务事项调整导致服务程序不一致和服务质量波动。

同样因标准化建设而直接受益的,还有园区内的企业。

中铁八局、泛亚及路威特物流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按照标准化规范了物流、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等作业流程,进一步畅通了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其在提高作业效率的,也降低了作业成本。

统计数据显示,中铁八局在开展标准化建设后,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不仅如此,目前园区还建成了企业服务平台,形成标准化办事流程,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单一窗口”建设经验,规划建设口岸综合服务大厅,逐步实现海关、国检、铁路、船公司、港口等部门集中办公,促进园区通关更加便利化。

经过近4年的标准化建设,园区物流业全口径税收从2013年的1.44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1.73亿元,增长20.14%;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企业销售额从2013年的3.67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20.41亿元,增长56.13%;园区年货运吞吐量从2013年的37.6万标箱提升到2016年的56.97万标箱,增长51.52%;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班次从2013年的31班次提升到2016年的460班次,增长1384%,发送集装箱从2013年的2540标箱提升到2016年的37722标箱,增长1385%,在全国位居前茅;2014年新开行中亚班列,从2014年的17班次提升到2016年的60班次,增长252.94%。

当前,结合四川自贸区总体方案,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正以“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为起点,重点在口岸服务、多式联运等方面继续推行标准化工作,探索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开展海关、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铁路港贸易便利化。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园区正把使用EDI过境申报系统、采用开放式运营模式、实现深度信息化、使用保温集装箱、实现“区港联动”、采取“掏拼箱”作业的6个全国优势转化为标准,将园区特色亮点工作进一步融入试点工作中,带动企业品牌升级,提高园区辐射影响和集聚效应,从而助推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建设。

ems国际快递查询,dhl国际快递查询,fedex国际快递查询,邮政国际快递,上海国际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