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SZ)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城实业)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即时配送行业从外卖崛起,随后在新零售本地生活服务中爆发,经历了十年混战之后,目前只有几个头部玩家在市场中角逐。顺丰则是在其中坚持最久的一家。现在顺丰有意推自己的同城业务独立上市,成为继前不久顺丰旗下的房托基金(HK:02191)上市之后的又一重要举动。
逃离不了“亏损魔咒”的顺丰同城
几年前,即时配送市场在外卖领域的激发下,迅速发展。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14年至2019年,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从1.24亿人增长到4.21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27.69%。同期,中国即时配送市场规模从110.3亿元增长到131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10%。
最早感知到同城即时配送业务“蓝海”的快递企业是申通,2015年其在杭州、宁波等地上线了“思必达”业务。紧接着,圆通相继推出了“计时达”、“承诺达”等业务;包括韵达、中通等企业,也相应地推出了自己的高时效同城业务。
但在2019年,承诺达业务被曝停摆。目前,其他快递企业的各项业务在市场上也没有了声音。
顺丰最早在2016年开始布局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彼时,顺丰同城只是作为顺丰集团的一个部门,针对有需求的C端用户服务;后来逐渐扩展至中小企业,服务B端客户。到了2019年,顺丰建立了新业务实体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以顺丰同城急送的品牌独立运行。
从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业务分别为其带来了9.95亿元、19.51亿元和31.46亿元的营收,在顺丰整体营收当中,同城业务占比三年内从1.09%上升至2.04%。
,据顺丰控股公告显示,2020年,顺丰同城实业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4.1亿元,负债总额10.5亿元,净资产3.7亿元。在2020年,同城实业实现了48.4亿元的营收。平安证券曾预测,顺丰的同城业务在2021年至2022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55%、45%。但在营收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同城实业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在2020年,顺丰同城实业亏损了7.6亿元;在2021年1-3月,亏损了2.1亿元。
但平安证券认为,在新零售模式下,消费者对购物的“即时性”要求进一步提升,认为顺丰的同城业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针对此次分拆业务上市,顺丰自身也表示,这有利于提升同城实业的市场竞争力,,同城实业上市将会有力地促进顺丰控股的战略升级,并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此次顺丰同城业务独立上市成功,那么和顺丰速运、顺丰房托、嘉里物流一起,王卫将坐拥4家上市公司。
巨头裹挟之下,同城配送故事还能怎么讲?
目前,在快递企业的入局,同城即时配送领域基本上形成了三股力量,一是以美团、饿了么、达达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二是靠传统快递业务起家,以顺丰同城急送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三是主打同城即时配送细分领域的闪送、UU跑腿等公司。
快递企业在布局同城即时配送业务之际,即时配送市场已经被美团、饿了么、达达三家企业占据,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19年这三家平台市场份额占据超70%以上。
美团、饿了么的发展,也让即时配送的业务范围,除了餐饮之外,包括零售、生鲜、医药等领域也可以被纳入配送范围。青桐资本投资总监霍婷洁曾向AI财经社表示“餐饮之外,剩余的市场规模想象空间非常大。即时配送本身的逻辑是只要合法,万物皆可送。”
美团配送报告数据也显示,在即时物流的需求当中,外卖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零售便利、生鲜果蔬等品类的订单量也在迅速增长。
出行行业的巨头们也开始瞄准即时配送。滴滴于2020年3月上线了跑腿业务,首批滴滴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目前该业务已经合并在了城市运输与服务事业群当中;哈啰出行也在探索跑腿项目哈啰快送,并已经在东莞、佛山等城市上线测试。
一位从事同城配送业务的行业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由于大量的玩家涌入,即时配送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随着下沉市场的拓展,未来几年这个领域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疫情的刺激,让更多企业也意识到同城配送的重要性。”
同城配送赛道的拥挤,也让“烧钱”变成难免的事。作为“即时零售第一股”的达达集团就面临了连年亏损,在支出成本不断增加的局面下,从2017年至2020年,四年亏损了超过67亿元,其中2018年亏损高达18.78亿元。
在面对同城领域诸多竞争对手的局面下,凭借着“顺丰”这一品牌,同城实业又能在资本市场上交出怎样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