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顺丰控股交出了一份让股民猝不及防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至3月不赚反亏损9亿至11亿,相比于去年疫情期间各行各业营收都在逐步锐减,顺丰逆风而上创下盈利8.32亿的成绩,这两年落差不可谓不大。
快递龙头企业业绩“爆雷”
顺丰业绩爆雷一时间在行业掀起轩然大波,网络上众说纷纭,破局之下依然坚挺,一向不愁订单的顺丰,为何今年业绩爆雷?
据官方所述,今年不同于往年,春节期间快递同行均未停运,顺丰的散单业务被同行分化,增长比远低于预期。
顺丰应政策鼓励员工就地过年,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疫情期间客户增加,业务量暴增,延缓了资本投入,以致于速运多个环节出现产能瓶颈,今年顺丰欲推动中转站自动化的革新来实现产能升级。
顺丰第一季度正处于开展新业务的阶段,前期投入使其成本承压。
电商增量博弈 快递内斗不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快递的地方就不乏价格战。
如今快递界“四通一达”京东、极兔竞争激烈,顺丰作为老大哥业务量纵然再多,也遭不住小弟们后来居上,打起价格车轮战。
而顺丰以往走的路线是以高价商务件、中高端电商件、时效件等快递业务特色为主,其主打高效“隔日达”的运营策略迅速占领高端快递市场。
从往年数据上看顺丰的市场规模都在稳步上涨,而今,电商行业增量日渐增长,以更前沿的眼界看快递业和电商业两者的联系,可以得出,近几年顺丰在快递价格和电商单业务上竞争力匮乏,再加上新入局者极兔的荒谬搅局,顺丰市场优势出现了松动。
极兔作为后起之秀,入局便开启“砸饭碗”式的搅局操作,甚至最低价的时候寄送低于1元,更有快递企业为占领市场免费寄送,不计得失。
价格战一直是顺丰的软肋,就连“四通一达”都干不过,更何况无下限搅局的极兔。
顺丰最大的优势在于时效性和多年积攒的口碑,而在这个早已把时效性作为行业标准的快递业,顺丰的时效光环逐步暗淡,中通紧逼其后,极兔价格搅局。
市场的选择很明确,一旦一件商品所有优势均被取代,随之将会被淘汰。
就像顺丰在快递界,当时效速度优势不明显,甚至被取代的时候,所谓的忠实粉丝也不会心甘,花高价享受平民待遇。
下沉市场不容小视
大势所趋,顺丰以高价、高效的运作模式以不足以说服客户买单,电商业与快递业有着很深的关联。
以义乌的小商品为例,其业务已做往全国各地,发货御用快递怎么都不会轮到顺丰头上,原因几何?太贵!且此类商品并没什么时效要求。
继天猫、京东之外,拼多多以电商第三大巨头的势头跻身业内,并主打市场与前两者不同,而是主攻下沉市场,势力不容小视。
重重危机之下,顺丰不应对低端电商件坐视不理,其增速力量远超预想。
后来顺丰大梦初醒,对从低到高各个价格区间的电商件进行布局,从2019年5月起,顺丰开展对月结发件量1000票以上的客户推出“特惠专配”的低价快递业务,价格大调,从平时的18-22元降至7-8元即可发走。
到下半年,顺丰加大力度,给符合票数的用户优惠,最低降至4-5元每票,价格可谓与“四通一达”不相上下。
“特惠专配”主要以客户订单“填仓”的模式存在,自疫情爆发之后,电商件暴增,顺丰的“填仓”已不足以满足电商件需求,一度陷入产能不足的顺丰便开始了新建设。
在保持时效性优势的,提出“四网融通”概念,四网即指顺丰大网(直营时效网)、丰网(进军下沉电商件市场,采用加盟模式)、快运网和仓网。
时效件、电商件两手抓,为致力于做到实惠、便利、高效,顺丰使出浑身解数,力挽狂澜。
时代变革,虽然今明两年顺丰处于资源投入高峰期,但投入都是为了进一步夯实顺丰的“护城河”,未来顺丰会迎来拐点。
未来快递界的一把手,顺丰有希望继续蝉联。
第一季度的失意,或将是顺丰最糟糕的一次,现在受同行冲击,虽在业务上被分流,但新业务模式一旦正常运作,纵使价格战再度上演,顺丰也不一定占下风。
毕竟顺丰在服务和速度上的优势依然在,低价件的市场也有布局,“丰网”一度被认为是对抗“四通一达”极兔等冲击下沉市场的利器。
顺丰的多年沉淀和科技实力仍值得期待,市场应给予它更多耐心。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作为快递龙头的老大哥从高位屈膝变革恰巧证明,一家企业不论兴盛时取得了多好的成绩,仍需时刻居安思危。
不单单是眼前的下沉市场,顺丰速度已布局科技、货机双驱动,全货机拥有59架自营飞机、14架外部包机,且有民有机场开始建设,并在仓储、冷链、医药领域投入更大运力,可见顺丰看得很远,未来快递行业的竞争,将由价格追溯到运力。
快递业竞争激烈,辞旧迎新才能迎风而上,就像顺丰董事长王卫所言“公司不会一味烧钱做没盼头的新业务,如果牺牲短期利润能换来长期的市场竞争力,那么我们愿意。”
言语间透露出,顺丰为增加竞争力,使其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短期的亏损顺丰会去承受。快递之争从未停下脚步,曾经行业内那个齐头并进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