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人都该看!从大风向了解快递企业如何走下

《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快长江经济带邮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节选
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发挥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
市场主导,区域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邮政市场各类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以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支撑,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寄递网络顺畅衔接、高效协同,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安全发展,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区域协作配合,有效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产业联动,融合发展。聚焦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发挥邮政业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作用,促进上中下游产业协作联动,推进邮政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电子商务、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开放共享,绿色发展。落实长江经济带双向开放战略,大力发展跨境寄递服务,融入全球物流体系。提升长江中上游邮政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快递城乡普惠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推进绿色包装,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贯穿到邮政业各领域、各环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邮政行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邮件、快件寄递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邮政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基本构建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满足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的现代邮政业服务体系。
上中下游地区寄递服务能力和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黔中、滇中城市群内重点城市间实现快递48小时送达。城市地区按规定基本实现包裹投递到户,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总体实现建制村邮件直投到村。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超过90%,电商快递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装的比例超过30%。
到2030年,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邮政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示范带、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和全方位对外开放先行示范带,带动我国现代邮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实现由邮政大国向邮政强国迈进。
——邮政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带。依托长江经济带日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邮政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传统邮政业改造提升和现代邮政业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邮政业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带。
——邮政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示范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围绕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发展,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推动寄递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邮政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
——邮政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先行示范带。用好长江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产业辐射引领作用,强化国际快递货运枢纽功能,加快实施邮政快递“走出去”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衔接互动,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邮政业对外开放的先行示范带。
构建邮件、快件高效运输网络
围绕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依托上海、南京、连云港、徐州、合肥、杭州、宁波、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优化布局建设沿江邮件、快件集散中心、分拨中心等寄递服务设施,提升沿江、沪瑞等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邮件、快件处理能力和干线运输效率。
发挥黄金水道运量大、成本低、通用性强、绿色环保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路邮件、快件运输,推动多式联运加快发展。鼓励企业开发适于长江内河航运的寄递产品,增强服务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既有设施升级改造,提高邮件、快件装卸、集散、分拨处理能力,增强网络的稳定性。
统筹基础设施与交通枢纽建设
发挥梯度优势,引导支持企业在上中游地区建设全国性集散中心、呼叫中心、研发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推动交邮协同发展,统筹邮件、快件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枢纽的同步建设,加强机场、汽运站、火车站、港口码头快件绿色通道和快件装卸、接驳、仓储功能区配套建设。
依托成都、武汉、上海等长江上中下游三大机场群,积极推动航空快递货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构建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快递航空运输网络。
完善寄递服务末端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推进西部、农村地区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寄递服务网点建设改造。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基本实现乡镇快递网络全覆盖。
整合村邮站、邮政农村电商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服务设施,推动建立邮政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农村客运班线搭载快件,降低运输成本。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服务网点和智能化服务设施,推进快递服务进社区、进校区、进商区。
提升服务能力支撑产业发展
围绕长江经济带产业有序转移和安徽皖江、江西赣南、湖北荆州、湖南湘南、重庆沿江、四川广安等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结合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探索实践产业发展和快递服务无缝对接模式。
依托物流节点城市,布局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规模效益、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快递集散枢纽和物流中心。开展综合类、专业类等快递物流园区示范,增强对长江经济带特色优势产业的服务和配套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创新寄递产品供给和服务模式,推动邮政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金融和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围绕长江下游平原、两湖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特色农业区建设,积极发展农商寄递服务,推进特色农产品快递物流体系建设。  
把握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黔中和滇中等城市群大区域发展格局,探索寄递服务“大同城、大交换”发展模式。实施长江经济带“互联网+”邮政战略,引导企业依托网点资源,加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促进“线上线下”产运销联动发展。大力发展代收货款、快递保险、合同物流、冷链物流等服务,有序开展快递投递众包。
提升寄递服务普惠共享水平 
推动邮件投递深度向下延伸,提升长江经济带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快递普惠程度,推动快递企业“向下”和“向西”拓展业务,鼓励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入户,增强中上游地区乡(镇)快递网点覆盖广度和投递深度。
鼓励末端服务创新,健全城镇末端网络,支持企业发展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综合配送服务点、合作共建末端门店、商务楼宇管家式服务等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模式。推动邮政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使用。鼓励邮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与快递企业建立互利共赢、服务规范的合作机制。
强化环保应用和节能减排
在长江经济带率先开展绿色包装试点,鼓励企业采用清洁技术,使用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建立包装物回收体系,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大力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引导企业整合配送资源,提高铁路、水路运输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比重。
推进共同配送、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应用。推动企业在中转盘驳、末端配送等环节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使用节水节能节材技术,推动基础设施节能改造。
鼓励快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快递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重点快递企业的授信额度,扩大贷款规模。鼓励快递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私募股权投资、重组上市、采用PPP模式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设快递基础设施。支持快递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股权转让吸纳社会资金。

快递费用查询,快递费用价格表,快递费用计算,快递运费,快递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