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戴先生反映,他通过天天,从硚口古田四路往汉阳江城大道寄一个包裹,结果近两个星期过去了,还没有到,这让他非常无语。天天客服表示,站点积压件太多,送不过来。(本报昨日报道)
快递快递,快字当头,理当要快。去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发展确实够快,与之极不相称的是,服务质量却跟不上扩张的脚步。快递延误如同家常便饭,不光快递变慢递、蜗牛递,甚至莫名丢失、损毁。生活中有和戴先生一样遭遇的市民并不少见,比如媒体报道,杭州来女士去年双十一下的单,竟然今年双十一过后送到了,原来是包裹积压一年才被翻出。
尤其是,每到一些节点时,急剧猛增的快件流量,更远远超出了不少快递公司的承载和处理能力。不少快递公司临时抱佛脚“招兵买马”,萝卜好卖不洗泥,临时招揽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快件不快”等乱象也就在所难免、不足为奇了。
按理说,业务多得忙不过来该是好事。可事实上,快递行业却有一个怪现象,业务越送越多,含金量却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跑马圈地,快递行业往往压价竞争抢占市场,一边是一哄而上、以价换量,另一边却不堪负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粗放发展,最终难逃多败俱伤,消费者更难获满意的服务体验。
对消费者来说,选择一家快递公司,投递的不光是包裹,更交付出信任与嘱托。而对快递公司来说,承担服务意味着承诺,快递能否准时、是否安全,珍惜信誉,申通快递、快递、优速快递、快递、中通速递、DHL快递、中港快递、UPS快递使命必达,才是呵护企业长远的生命。如果都只顾走量赚“快钱”,影响的是整个快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正如黄金周人流量爆棚,一些景区会设置最大承载量,超额将“限客”,那么快递行业能否借鉴,避免超出自身能力恶性竞争,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利益呢?
显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有赖快递公司和员工增强服务意识,更需要监管积极跟上,厘清行业乱象,避免一个公司一个服务标准。只有早点打通快递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规范行业管理,倒逼行业转型升级,才能更好服务于“互联网+”,既做大更做强,持久红火下去。